對租屋十幾年的團友來說,客廳空間,是可遇不可求的地方。
在豐富的租屋經驗裡,在台北大安區知名夜市附近,某W超市閃著刺眼的黃光招牌後,就是團友那有著6坪空間小小的套房。
一個空間裡,要容納一張房東淘汰的辦公室桌子,兩張生鏽的折疊鐵椅,一張跟地板差不多硬的床,一個小冰箱,一間廁所(謝天謝地,還能有自己的廁所),還要塞下一個滑軌早已脫落其實放不下什麼衣服的衣櫃。
客廳是什麼,可以吃嗎?對那時候的團友來說,擁有客廳是遙不可及的事。馬斯洛曾提出需求層次理論,吃得飽穿得暖,生理、安全需求都能被滿足後,人類會希望能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,希望能被愛被尊重,然後才是自我實現。
你所幻想的房子裡,存在著哪些東西呢?
毫無疑問地,家庭劇院與音響喇叭系統一直是團友室友的夢想。
即使音響對許多人而言,可有可無。但在他心中卻佔有重要的一塊,可能也跟回憶有關。
他有個曾為了樂團比賽翹掉聯考、懷著音響夢的終極發燒友老爸,每個週末總是在重低音聲響中醒來。
室友的老爸是個很不一樣的爸爸,和傳統社會框架在意的不同,不在意成績,不曾打罵孩子,會買各式各樣的電動給他,從任天堂紅白機到PS2,也總不惜一切地擴充家庭劇院系統,建立小小音響王國,家裡的每個角落,幾乎都充斥著喇叭,連廁所也不放過。
之後他開始跟十歲小孩,室友本人,介紹起他的重低音喇叭,解釋什麼是杜比、什麼是DTS。
後來室友的老爸生了病,變成植物人躺在床上。我們唯一確定的是他的聽覺,他還是聽得見,我們常放歌給他聽,跟他說著科技的演變。室友說,一直記得他講說以後有錢要買80吋大電視的事,那時候價格不斐。很想告訴他,現在科技比以前進步好多,我們也有能力可以買給你了。希望你趕快好起來聽聽這樣的配置。
風格 #輕工業風
坪數 #20坪
格局 #2房2廳1衛
屋況 #新成屋/大樓
授權by:極簡風居家裝潢設計團友-ChiChi Chou(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)